在宅醫療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與日本醫師會首度會談
將與日本醫師會合作 明年起台灣醫師到日本學習在宅醫療
文、攝影/李宜芸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100萬失能人口是台灣社會沈重的負擔。來自日本、已發展20多年的「在宅醫療」,能提供各職種的居家整合醫療服務,是面對銀髮海嘯時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四月,由理事長余尚儒醫師號召,正式成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引起日本醫師會、日本在宅醫療學會的高度重視。
今(2)日,由台灣醫師公會理事洪德仁醫師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醫師一同率領訪問團,並由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在宅連攜醫療部三浦久幸部長、日本全國在宅療養支援診療所連絡會研修教育局和田忠志局長,一同與日本醫師會橫倉義武會長、鈴木邦彥常務理事會面談話,一起討論超高齡社會的挑戰與解方。
洪德仁醫師首先代表台灣醫師公會理事長邱泰源教授感謝日本醫師會對於台灣過去921、台南地震與八仙塵爆等災難的協助,同時也希望日本醫師會未來可給予台灣在宅醫療更多的指導。
余尚儒理事長現場致贈由書法家洪文珍老師書寫的「生命有限 在宅無限」的書法作品。他表示,台灣在進入超高齡社會後,民眾必然對在宅醫療有高度需求,也感受到台灣的衛生福利部、台灣醫師會與其他相關社福團體的支持,這兩年也不斷有來自日本的友人來台分享在宅醫療經驗,或者台灣前往日本參訪在宅醫療。
余尚儒理事長進一步說,深化國際交流是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的三大任務之一,期待未來能與日本醫師會有更多的國際交流機會,更希望未來台灣在宅醫療人才養成上能獲得日本醫師會的指導與協助。
橫倉會長對於台灣未來要發展在宅醫療有相當高的期待。橫倉義武會長提到,在他擔任日本醫師會會長7年多來,致力推廣在宅醫療。現場橫倉會長也致贈日本在宅醫療教科書與DVD給台灣對在宅醫療有興趣的醫師作為參考,「請加油!」橫倉會長勉勵。
醫師的使命是滿足病人的期望
文/李宜芸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與日本全國在宅療養支援診所連絡會於1日首次在日本會面。會中,日本全國在宅療養支援診所連絡會會長新田國夫以及事務局長太田秀樹侃侃而談自己為何從事在宅醫療,並給予台灣發展在宅醫療的建議。
早在25年前,在宅醫療尚未在日本普及、也未有任何醫療給付之時,身為外科醫師的新田會長因為看到在醫院中許多病患被五花大綁、打針維持生命,開始反省現有的醫療的品質與病患的尊嚴,因而離職投入在宅醫療,甚至讓自己的護理師到府照顧病人,在當時的日本是前所未聞。
他提出反思:若癌症積極治療可延長一年壽命,但過程很痛苦;若不治療,只能活半年卻很幸福,「延長壽命不是不好,支持自然死也很重要,重點是讓病患有選擇。」
太田醫師也懇切地說,醫生應該是因為病人而存在,但是現在卻是因為「制度」才有了醫院與醫療,反而製造了更多的病人與問題,「醫療應該是讓人幸福的。」
在台灣成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之際,兩位在宅醫療前輩皆給予支持與鼓勵,並建議,推廣在宅醫療,應該從社區出發,與其舉辦幾百人的大演講,倒不如以小學校區為單位,每次找20個人在榻榻米上聊聊更有效果,社區媽媽們就會挺身而出,支持在宅醫療。
過了20年,日本政府發現在宅醫療能解決超高齡社會的照顧問題,開始重視在宅醫療,也提高了保險給付,希望吸引更多醫師加入在宅醫療的行列,太田醫師仍勉勵,「雖然現在日本給付很好,從事在宅醫療的醫師不能忘記初衷:那就是滿足居民的期望的社區醫療,這才是醫師的使命。」
- ▲右二新田國夫:「延長壽命不是不好,支持自然死也很重要,重點是讓病患有選擇。」右三太田秀樹:「醫療應該是讓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