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多死社會即將來臨 3關鍵培育在宅新血
文、攝影/李宜芸
2025年,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年的死亡人數將高達20萬人,在日本被稱作「前多死社會」,不只失能人口大增,照護問題愈趨嚴峻、就醫困難,而更現實的問題是,這些長輩要在哪裡死亡?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昨(5)日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日本與台灣在宅醫療之發展與現況」研討會上拋出疑問:「死亡之前,人會經歷急重症、無效醫療……,而現有的醫療照顧機構能夠容納這麼多人嗎?人們到底要在哪裡過世?」
今天的日本就是2025年的台灣,也正面臨「前多死社會」的挑戰。日本提出的解方是「社區整體照顧系統」,而在宅醫療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只能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老化,更能將目前死亡場所從醫院翻轉回每個人的家中。
然而在宅醫療在台灣剛起步,願意投入的醫護人員仍是少數,如何調整健保制度讓醫護人員願意投入在宅醫療是現在台灣政府的挑戰。
醫學教育、多職種連繫平台、在宅醫療支援病房讓醫師更願意投入在宅
日本在1980年代發展在宅醫療時也曾面臨相同的人才問題。長期投入在宅醫師培育的醫療法人社團實幸會いらはら診療所、在宅醫療醫師和田忠志也坦言,日本雖然30年前就開始發展在宅醫療,但整體而言,至今投入在宅醫療的醫師還算少數。日本目前積極透過大學醫學院的教育,讓現有的醫學生、住院醫師認識在宅醫療,「即使接受完課程,未來投入在宅醫療的醫師只有3%,但剩餘的97%只要有在宅醫療的概念,就能夠在患者準備出院時,提供適宜的建議。」
而來自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在宅連攜醫療部部長三浦久幸也提到平台「在宅醫療連攜據點」的重要性。過去日本亦有照顧與醫療分隔嚴重的問題,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曾研究顯示,四成長期照顧相關工作者都覺得很難跟醫師合作、三成照顧中心則認為很難與醫療機構合作。
也因此,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從10年前開始定期會招集各領域專家,舉辦國家級「在宅醫療促進會議」,聽取不同領域專家建議,討論如何推廣在宅醫療,甚至提出政策建議。
另外,各縣市政府提供經費,與各地醫師會合作,選出適合的據點做為當地連結在宅醫療與長照資源的中心,不只作為民眾連結的窗口,定期也會舉辦在宅醫療人才的研習會、對民眾的講座。
而為了讓在宅醫師安心治療病人,也在各區設立「在宅醫療支援病房」,讓這些病患在需要住院時,有妥善的照顧,等身體恢復再回到家中療養。
3項政策的成效顯著,研究顯示,因為在宅醫師、相關專業醫護與長照服務提供者的合作,願意提供24小時365天的在宅醫師增加了60%,願意投入在宅的醫師們也愈來愈多。
面對銀髮海嘯,日本積極應對危機,提出解方。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台灣應為未來50年的人才培育思考,以面對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