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尚儒(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張凱評(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秘書長)、陳炳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趙敏(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秘書)
筑波大學的合作體系
浜野淳在茨城縣的筑波大學服務,筑波大學的一大特色是與鄰近的診所合作密切。在茨城縣,與筑波大學附屬醫院合作醫療教育的就有北茨城市民醫院、大森診所、大和診所、笠間市立醫院、利根町國保診療所、神栖濟生會醫院等單位。
這些單位一方面提供筑波大學附屬醫院地域醫療研修場所,學習醫療、介護、保健活動,以及訪問診療。另一方面,透過茨城縣醫師會協助,由筑波大學醫院提供這些單位支援、完善在地的轉診制度,有人員交流、訓練合作計畫與共同進行的研究。此次本團所訪問的浜野淳,就是在大和診所受訓,拿到在宅醫的專科。
為了走進社區,採取6年學制的日本醫學生需接受以下訓練:1年級前往社區1~2天;2年級拉長至1週;進入高年級,5年級有1個月的課程,包含2週在社區醫院,2週在診所。以上訓練皆包含需了解介護保險和照顧計畫。
在日本,相較於2011年即成立安寧緩和專科醫師訓練計畫,日本2016年才剛開始有家庭醫學專科訓練制度(總合診療科)。雖然超過300個據點有相關訓練計畫,但大學醫院僅有筑波、福島、三重、岐阜、名古屋、廣島等大學,有提供專科醫師訓練計畫來訓練專科醫師,而浜野淳即是負責筑波大學家庭醫學專科認證制度的醫師。
也因為浜野淳是少數日本同時具有家庭醫學專科、安寧緩和專科及在宅醫認證的醫師,因此,他對於社區/在宅的緩和醫療相關實務與研究都相當投入。
浜野淳的一週工作中,共有4個時段在筑波大學看緩和醫療門診、3個時段需開會,另一個時段則是大學的營運主管會議。上述提到筑波大學附屬醫院和鄰近診所有密切合作,浜野淳也保留星期二整天,到診所看診或提供訪問診療服務。
浜野淳研究訪談
浜野淳研究興趣為緩和醫療和在宅醫療領域,例如日本的癌症病患預後評估工具的分析研究(JProVal)、癌症個案臨終地點研究,以及在宅醫療的哀傷輔導研究等。
浜野淳也跟診所合作,共同進行2個世代研究計畫:一個是在宅醫療中的緩和醫療現況,共有38間診所參與、超過1000名個案。另一個是現今一般科(GP)診所的緩和醫療世代研究,有17間診所、22名醫師參與。
擁有豐富經驗的浜野淳,對於如何結合在宅緩和醫療的臨床業務和研究,也給予本考察團一些建議。第一,研究收案建議在「一開始提供在宅醫療服務、甚至是門診服務時」,就要開始收案做研究。第二,他認為個案家人後續的哀傷輔導,也應視為品質改善或研究的其中一項指標。
在研究指標上,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發的SPICT量表(Supportive&Palliative Care Indicators Tool),可以得知個案是否仍有緩和醫療需求沒被滿足。在善終量表方面,要選擇給醫療人員填寫的GDS(Good Death Score,台大醫院家醫科團隊發展),還是給家人填寫的GDI(Good Death Inventory,日本東北大學團隊發展),都是可以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