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貼文
一、背景說明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13年7月1日擇優開辦「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為使本土在宅急症照護模式運行順利,本學會肩負培育專業人員之責,包括在宅急症照護之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等成員,辦理繼續教育訓練,規劃需求知能實務課程,經講授、案例分享及討論,核發學習證明。
高品質的在宅急症照護專業能力養成,需透過實作累積經驗。特邀請有在宅急症照護實務經驗的績優團隊,分享在宅急症照護團隊的識能、照顧信心及服務技巧,以期擴展居家醫療服務面向,降低醫院急診壅塞與住院負擔、促進在地老化。
二、訓練目標
本訓練計畫之主要目標:
1.完成醫事人員在宅急症照護基礎必修課程。
2.強化居家感染症抗生素知能,及生命晚期居家急性照護
3.藉由模式ABC案例分享,靈活應用在宅急症混合式照護。
三、培訓規劃
1.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2.合辦單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3.培訓方式:上午必修課程授課,下午繼續教育課程,核發研習證明(電子檔)。
4.培訓時間:2025年02月22日(課程代號:HAH-202502)
5.培訓地點: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啟川大樓6樓第二講堂(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 )
6.參訓資格:
(1)醫療院所現有執行居家醫療業務之相關醫事人員為優先。
(2)欲申請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主責醫療院所專職醫事人員(須參加全日場)。
(3)須接受繼續教育訓練之已執行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醫事人員。
7.報名費
(1)全日場(7:30報到):會員1200元/人,非會員2000元/人。
(2)下午場(12:50報到):會員1000元/人,非會員1500元/人。
8.報名方式:https://neti.cc/gmp0agb
9.團體會員:每個團體會員單位享有2位以會員價報名
10.培訓人數:開放180名。預定候補5~10位,如開課前有人員通知本會棄權時,主辦單位依候補順序通知完成繳費者,依序遞補。
11.棄權與遞補:棄權與遞補:成功報名者因故棄權時,以email/簡訊通知秘書處回覆為依據,主辦單位依順序通知並完成繳費者安排遞補。
12.異動申請:如取消報名、憑證異動
(1)通知本會:因異動有關於退費,皆以“電子信件/簡訊”通知本會,並註明:取消人員、活動名稱、聯絡方式。MAIL: [email protected]或傳簡訊至0905-805086。
(2)手續費用及退費:每次異動將酌收手續費300元,並活動結束,於行政作業時間辦理。
(3)如活動前之兩周內(2/7 23:59後)未提出取消報名,因各費用已發生,恕無法辦理退費。
13.課程規劃:議程安排,包括專業知能、案例分享,共8小時,如表一。
14.教育積分:全程參加本訓練課程,並完成簽到及簽退。
15.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專業能力教育訓練工作坊-議程表 | ||
時間 | 114年2月22日(六) | |
07:30-07:50 | 報到簽到 | |
07:50-08:00 | 長官致詞 | |
08:00-09:00 |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簡介及申請 | 中央健康保險署 |
09:00-10:00 | 模式A:在宅急症照護實務運作、 團隊照護機制 | 安柏鄰好中西醫診所 朱得仁所長 |
10:00-10:10 | 休息 | |
10:10-11:10 | 模式B、C:在宅急症照護實務運作 | 安柏鄰好中西醫診所 朱得仁所長 |
11:10-12:10 | 在宅急症照護之臨床檢驗(查) 實務運用 | 都蘭診所 楊斐卿護理長 |
12:10-12:50 | 午餐用餐、上午課程滿意度調查 | |
12:50-13:00 | 下午課程簽到 | |
13:00-13:30 | 在宅急症照護設備臨床應用介紹 | |
13:30-14:20 | 在宅急症床邊檢查設備應-POCUS |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 邱柏惟醫師 |
14:20-15:10 | 居家感染症抗生素選擇與輸液治療 | 奇美醫院感染科 蔡家宏醫師 |
15:10-15:20 | 休息 | |
15:20-16:10 | 生命晚期居家急性照護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陳炳仁醫師 |
16:10-17:00 | 模式ABC案例分享與交流 | 安柏鄰好中西醫診所 朱得仁所長 |
17:00- | 下午課程滿意度調查、簽退 |
聆聽網址:
Soundon https://reurl.cc/KdXYOn
Podcast https://reurl.cc/nqZdl1
長輩如果行動不良,或失智就醫不便,可以請醫生到家裡在宅醫療;如果長輩常因為感染住院,可以不要叫救護車、不用等床位,在宅也能住院;若發生肺炎、泌尿道感染等疾病,不需掛急診也能在宅急症照護;如果有一天,長輩生命已經進入安寧,醫生也可以到家幫助有尊嚴地善終。
早期,醫師會到病患家裡往診,但隨著醫院體系興起,便逐漸減少。但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這樣的醫療服務重新受到重視。
這集的來賓是行一診所張凱評醫師將分享他從事在宅醫療的點點滴滴,以及如何協助家屬整合醫療、長照、社福資源,協助長輩,即使生病還是能在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心、舒適地度過晚年。
張凱評醫師分享:
– 什麼是在宅醫療?在宅醫療和一般醫療有何不同?
– 在宅醫療如何結合醫療、長照和社區資源?
– 除了行動不便之外,還有哪些情況適合申請在宅醫療服務?
– 在宅醫療的發展現況為何?
– 走出白色巨塔的震撼教育
主持人:《慢老》作者、天下雜誌網路專欄作者 黃惠如
來賓:行一診所院長 張凱評
製作團隊:張雅媛、劉駿逸
*訂閱天下全閱讀:https://bit.ly/3STpEpV
*下載天下雜誌App:https://bit.ly/3ELcwhX
*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一、背景說明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113年7月1日擇優開辦「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為使本土在宅急症照護模式運行順利,本學會肩負培育專業人員之責,包括在宅急症照護之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師等成員,辦理繼續教育訓練,規劃需求知能實務課程,經講授、案例分享及討論,核發學習證明。
高品質的在宅急症照護專業能力養成,需透過實作累積經驗。特邀請有在宅急症照護實務經驗的績優團隊,分享在宅急症照護團隊的識能、照顧信心及服務技巧,以期擴展居家醫療服務面向,降低醫院急診壅塞與住院負擔、促進在地老化。
二、訓練目標
本訓練計畫之主要目標:
1.完成醫事人員在宅急症照護基礎必修課程。
2.強化居家感染症抗生素知能。
3.藉由模式ABC案例分享,靈活應用在宅急症混合式照護。
三、培訓規劃
1.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2.共同主辦單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3.培訓方式:上午必修課程授課,下午繼續教育課程,核發研習證明(電子檔)。
4.培訓時間:中區:2025年01月11日(課程代號:HAH-202501)
5.培訓地點: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0112教室(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6.參訓資格:
(1)醫療院所現有執行居家醫療業務之相關醫事人員為優先。
(2)欲申請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主責醫療院所專職醫事人員(須參加全日場)。
(3)須接受繼續教育訓練之已執行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醫事人員。
7.報名費
(1)全日場(7:30報到):會員1200元/人,非會員2000元/人。
(2)下午場(12:50報到):會員1000元/人,非會員1500元/人。
8.報名方式:https://neti.cc/lY0q053
9.團體會員:每個團體會員單位享有2位以會員價報名
10.培訓人數:開放180名。預定候補5~10位,如開課前有人員通知本會棄權時,主辦單位依候補順序通知完成繳費者,依序遞補。
11.棄權與遞補:棄權與遞補:成功報名者因故棄權時,以email/簡訊通知秘書處回覆為依據,主辦單位依順序通知並完成繳費者安排遞補。
12.異動申請:如取消報名、憑證異動
(1)通知本會:因異動有關於退費,皆以“電子信件/簡訊”通知本會,並註明:取消人員、活動名稱、聯絡方式。MAIL: [email protected]或傳簡訊至0905-805086。
(2)手續費用及退費:每次異動將酌收手續費300元,並活動結束,於行政作業時間辦理。
(3)如活動前之兩周內(12/27 23:59後)未提出取消報名,因各費用已發生,恕無法辦理退費。
13.課程規劃:議程安排,包括專業知能、案例分享,共8小時,如表一。
14.教育積分:全程參加本訓練課程,並完成簽到及簽退。
15.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專業能力教育訓練工作坊–議程表 | ||
時間 | 114年1月11日(六) | |
07:30-07:50 | 報到簽到 | |
07:50-08:00 | 長官致詞 | |
08:00-09:00 | 模式A:在宅急症照護實務運作、團隊照護機制 | 好所宅診所 黃子華所長 |
09:00-10:00 | 模式B、C:在宅急症照護實務運作 | |
10:00-10:10 | 休息 | |
10:10-11:10 | 在宅急症照護之臨床檢驗(查) 實務運用 | 品安居家護理所 陳俐雅所長 |
11:10-12:10 | 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 簡介及申請 | 中央健康保險署 呂姿曄專委 |
12:10-12:50 | 午餐用餐、上午課程滿意度調查 | |
12:50-13:00 | 下午課程簽到 | |
13:00-13:30 | 在宅急症照護設備臨床應用介紹 | |
13:30-14:20 | 居家感染症的抗生素選擇及輸液治療 | 羅東博愛醫院 盧進德副執行長 都蘭診所 楊斐卿護理長 |
14:20-15:10 | 模式A案例分享與交流 | 好所宅診所 黃子華所長 |
15:10-15:20 | 休息 | |
15:20-16:10 | 模式B案例分享與交流 | 東華醫院 張國翊院長 |
16:10-17:00 | 模式C案例分享與交流 |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余尚儒理事長 |
17:00- | 下午課程滿意度調查、簽退 |
澳洲專家與台灣醫療界分享30年居家醫療經驗 Australian Healthcare Expert Shares Decades of Hospital-at-Home Experience with Taiwan Professionals
2024年11月27日 – 台北,台灣 November 27, 2024 – Taipei, Taiwan
澳洲居家醫療學會(HITH Society of Australasia)會長暨Cabrini Health感染預防與控制主席詹姆斯·波拉德醫師(Dr. James Pollard),於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舉辦的重要研討會中,深入分享了澳洲30年來推動居家醫療(HITH)的寶貴經驗。本次研討會適逢台灣於2024年7月啟動全國性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意義深遠。
Dr. James Pollard, President of the Hospital In The Home (HITH) Society of Australasia and Chair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Cabrini Health, delivered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Australia’s 30-year journey in hospital-at-home (HITH) care during a landmark seminar organized by the Taiwan Society of Home Health Care. This timely event comes as Taiwan has just launched it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ilot program for hospital at home in July 2024.
澳洲在宅住院的30年發展歷程 Australia’s Three-Decade Journey in Hospital-at-Home Care
波拉德醫師介紹,澳洲的居家醫療計畫自1990年代初啟動,旨在為日益壓力重重的醫療系統提供永續的解決方案。該計畫從治療蜂窩性組織炎和深靜脈血栓等低複雜性病例起步,逐漸擴展到涵蓋多種安全的居家醫療服務。
「在醫院出現之前,所有醫療都是在家中進行的,」波拉德醫師提到,並解釋1980年代的技術進步將醫療集中於醫院內。「如今,隨著現代技術和完善系統的應用,我們能夠在患者家中安全地提供醫院級的醫療服務。」
Dr. Pollard recounted how Australia’s HITH program, initiated in the early 1990s, evolved as a sustainable solution for the nation’s overstretched healthcare system. Beginning with low-complexity cases like cellulitis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 the program gradually expanded its scope to manage diverse medical conditions safely at home.
“Before hospitals, all healthcare was home-based,” Dr. Pollard explained, highlighting how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1980s centralized care in hospitals. “Now, moder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have enabled us to safely deliver hospital-level care back in patients’ homes.”
成功模式與顯著成效 A Proven Model with Measurable Success
目前,澳洲的居家醫療服務已在各州和地區廣泛實施,並根據當地需求調整運作模式。波拉德醫師指出,早在2009年,維多利亞州的居家醫療服務每晚已能治療500名患者,相當於一家大型虛擬醫院的規模。
他強調了該計畫的多項成效:
- 死亡率降低,相較於一般住院治療
- 再入院率下降
- 患者滿意度提升
- 醫療資源運用效率提升
Today, HITH services are embedded across Australia’s states and territories, each tailored to local needs. By 2009, the state of Victoria alone treated 500 patients per night through HITH services – equivalent to the capacity of a large virtual hospital.
Dr. Pollard underscored the program’s key achievements:
- Lower mortality rates compared to in-hospital care
- Reduced readmission rates
- Enhanced patient satisfaction
- Optimized use of hospital resources
成功關鍵:在宅住院的五核心要素 Blueprint for Success: Key Components of HITH
波拉德醫師分享了建立有效居家醫療服務的幾個重要元素:
- 優質的醫療管理:由多專業團隊主導
- 全方位的支援:包括藥事服務及專業輔助醫療
- 可靠的藥物傳遞系統
- 全天候的服務 : 提供完善的緊急應變機制
- 以患者安全為核心 :確保周密的標準作業流程
Dr. Pollard shared essential elements for effective hospital-at-home programs:
- Strong medical governance led by multidisciplinary teams
- Comprehensive support services including pharmacy and allied health
- Reliable medication delivery systems
- 24/7 care availability with emergency escalation pathways
- Focus on patient safety through meticulous protocols
資金與價值導向的醫療模式 Funding and Value-Based Care
澳洲居家醫療成功的基石在於其資金模式,將此服務定位為住院替代醫療。「這並非廉價的照護,而是以價值為導向的醫療,兼顧患者利益和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波拉德醫師強調。
A cornerstone of Australia’s HITH success has been its funding model, structured as hospital substitution care. “It’s not about cutting costs; it’s about delivering value-based care that benefits both patients and the system,” Dr. Pollard emphasized.
台灣的居家醫療發展機遇 Taiwan’s Opportunities in Hospital-at-Home
波拉德醫師也為台灣的居家醫療計畫提供了重要建議:
- 充足的資金支持:將居家醫療視為醫院等級的服務,而非長期照護。
- 以醫療為主導的模式:確保由醫師主導的團隊及居家訪視。
- 針對性疾病管理:初期可集中於以下範疇:
- 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泌尿道感染、肺炎)
- 術後照護
- 慢性病管理
- 科技應用:善用遠端監測及其他數位醫療工具。
As Taiwan embarks on its own HITH journey, Dr. Pollard highlighted critical strategies for success:
- Adequate Funding: Treat HITH services as hospital-level care, not long-term care.
- Medical-Led Models: Ensure physician-led teams and home visits.
- Targeted Initial Focus: Begin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infections, post-surgical care, a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 Leverage Technology: Use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gital tools to enhance care.
展望未來 A Vision for the Future
波拉德醫師對台灣推行居家醫療的準備狀態表示樂觀,並提到目前台灣已有722例居家住院案例,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表示「台灣在這個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非常期待未來幾年的進展。」
Dr. Pollard expressed optimism about Taiwan’s readiness for HITH care, noting the 722 home-hospitalized cases already treated in the country as a promising foundation. “Taiwan has a tremendous opportunity to lead in this space, and I’m eager to see its progress over the coming years,” he said.
此次研討會展現了在宅醫療計畫在優化醫療資源、緩解醫院壓力的同時,仍可維持高品質照護的巨大潛能。波拉德醫師以激勵人心的訊息作結:「每個地方都能實現居家醫療,但成功的關鍵在於建立完善的系統、充足的資金,以及對患者安全的承諾。」
The seminar underscored the potential of hospital-at-home programs to revolutionize healthcare delivery, offering high-quality care while alleviating pressure on hospital capacity. Dr. Pollard concluded with an inspiring message: “Anyone can implement hospital-at-home care with the right systems, funding, and commitment to patient safety.”
隨著全球醫療系統面臨愈發嚴峻的醫院容量挑戰,台灣在宅醫療的邁進不僅是醫療模式的重要變革,澳洲30年的寶貴經驗也為其提供了明確的指引。
As Taiwan prepares for this transformative healthcare shift, Australia’s three decades of HITH experience serve as a guiding light for success.
隨著全球醫療保健系統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台灣在宅急症照護的轉變可能會樹立新標準,展示創新的護理模式如何在保持安全和品質的同時應對現代醫療保健挑戰。
As global healthcare systems grapple with rising demands, Taiwan’s move toward hospital-at-home care could set a new standard, demonstrating how innovative care models can meet modern healthcare challenges while maintaining safety and quality.
台南一名75歲翁姓阿嬤長期臥床在家,近期因咳嗽、痰多且發燒,經居家醫療醫師評估後,原本建議應要前往醫院急診進行胸部X光檢查,但翁姓阿嬤因行動不便,且更不願就醫住院,奇美醫院今則透過在宅急症照護計畫,利用「可攜式X光機」協助翁姓阿嬤在宅檢查、接受治療,更成為全台首例「在宅胸部X光」拍攝案例。
為提升醫療與長照整合性服務,讓高齡長者「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在地善終」,健保署今年7月啟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急症病人無需前往醫院,也可享受與醫院同等級服務;其中,奇美醫院8月起迄今,共收治18位在宅急症照護病人,而居家醫療服務總案量則達1774名。
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說,為打造在宅醫療生態系統,奇美近年來陸續引進可攜式胸部X光機、可攜式12導程心電圖、24小時攜帶式輸液器、可攜式超音波及手指感應式生命跡象偵測器等儀器,讓「在宅急症照護」具有更廣泛的應用潛力,體現「無牆醫院」理念。
75歲翁姓阿嬤原是列案居家醫療的病人,近期因咳嗽、痰多且發燒,口服抗生素效果不佳,居家醫療醫師研判恐是肺炎並需住院,但翁姓阿嬤卻不願前往就醫,居家醫療醫師透過「可攜式X光機」,今天替阿嬤在宅拍攝,果然確診肺炎,後續以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家屬表示,在宅急症照護讓長輩及照護者可免去奔波之苦,實現病人希望在家治療的願望,且就近照護也相當方便,真的很感謝醫院及政府的幫忙。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長許建清提到,肺炎診斷需要胸部X光做為判斷依據之一,然而以往只能將病人送至醫院,對於在宅急症照護而言是很大挑戰,如今透過可攜式X光機,並在居家X光輻射防護措施規定下,病人無需移動即可在家接受檢查,大幅提升診斷效率,減輕家屬負擔。
許建清強調,可攜式設備為緊急醫療的韌性開創新局面,讓醫療團隊在院外或災難現場,也能進行胸部或肢體X光檢查,提供即時的診斷和照護。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鳳今也見證全台首例「在宅胸部X光」拍攝,肯定奇美醫院推動居家醫療中的努力與創新。
文章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235488
相關在宅急症照護文章
在宅急症照護擬納安寧個案 學會盼加強心理、社工資源
不用等床 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明年將推廣至居家安寧
在宅急症照護擬增安寧 最快114年上路估2萬人受惠
名稱:台日花蓮震災復元捐贈儀式暨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
活動緣起:
由日本NPO法人支援共生社會市民網絡協會與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共同主辦的「台日花蓮震災復元捐贈儀式暨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將於2024年9月14日上午9:00至12:00在南港展覽館會議室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旨在分享並探討災後重建的寶貴經驗,促進台日兩地在災害應對及復興策略上的合作。活動中,兩位講師將分享他們在日本東日本大震災、熊本地震及能登半島地震等重大災害中的支援經驗,特別是災害發生時及復興過程中的心理援助。此外,他們也將介紹在台灣花蓮地震中所採取的災害與復興對策及心理支援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強調社區共生的重要性,亦從在宅照護的角度出發,為未來的災害應對與復興策略提供寶貴的參考。基於台日兩地在疫情、地震及海嘯等災害中的合作經驗,透過這次研討會,期望能深化台日兩地在社區共生社會實現及災害對策推進中的持續合作關係,為未來的災害應對提供更全面的支持與協助。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共同為災後重建貢獻心力。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日本NPO法人支援共生社會市民網絡協會
時間:2024年9月14日 上午9:00至12:00
地點:南港展覽1館4樓404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s://www.caresexpo.com/zh-tw/program;id=14
議程:
8:30 報到
9:00 活動開始
9:00- 9:20 花蓮震災復元捐贈儀式:小倉和也會長、余尚儒理事長
9:20-10:10 特別演講一→災區支援與心理照護:日本經驗 小林美穂子 心理諮商師(大通公園Mental Clinic、北海商科大學)
10:20-11:10 特別演講二→災區支援與生活重建:台灣經驗 顧瑜君教授(國立東華大學、五味屋創辦人)
11:10~11:20 特別發言:鮑柯含女士(社工,株式會社Mediva 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11:20~11:50 綜合討論 Q&A
11:50 大合照
12:00 閉幕
為裨益「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服務資源,本學會擬定專案階段性培育專業人員,包括在宅急症照護之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等專業成員,規劃實務技術課程,經講授、演練,提升在宅急症照護團隊的識能,強化專業技能及照護信心,提高服務品質。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合辦單位: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
★活動日期:113年6月29日(六) 7:30~17:00
★上課地點: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教學樓2樓( 臺中市梧棲區臺灣大道八段699號)
★培訓方式:研習授課+技術演練。
★授課對象:
- 醫療院所現有執行居家醫療業務之相關醫事人員為優先。
- 欲申請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之主責醫療院所專職醫事人員。
★團體會員:團體會員單位享有2名會員價報名,請依照職類進行報名。
★學分申請:醫師、護理師、長照等學分申請中。
★授課費用:
- 醫師職類會員3000元/人,非會員5000元/人。
- 非醫師職類會員2000元/人,非會員3500元/人。
★培訓人數:限額32名。
- 學會會員優先錄取
- 預定候補5~10位,如開課前有人員通知本會棄權時,主辦單位依候補順序通知完成繳費者,依序遞補。
★報名連結:113年6月29日(六):https://neti.cc/eyPDe32
★報名方式:
- 進入上方網址報名工作坊並繳費
- 完成報名及繳費,並遵守上述規則,即列入錄取順序 (本會保留名單調整權利)
★棄權與遞補:成功報名者因故棄權時,以書面或上班時間通知秘書處回覆為依據,主辦單位依順序通知並完成繳費者安排遞補。相關退費將依上班時間、繳交手續費用確認說明等接續受理。如活動之十天前未提出棄權,因各費用已發生,恕無法辦理退費。
★研習證明:由學會提供及寄發
- 全程參加本訓練課程,並完成簽到簽退及考核
- 未完成簽到與簽退、缺課或缺考者,不予發證。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台灣在宅醫療學會信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