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宅醫療為起點,都蘭診所與居民共同打造共生社會
文/李宜芸 攝影/郭依婷
陳建仁副總統與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率領衛福部團隊於本月16日蒞臨都蘭診所,了解在宅醫療於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的實踐成果,並與都蘭村家中有失能長輩的居民共進午餐,也與都蘭診所所長余尚儒醫師共訪案家,實際了解在宅醫療如何改變都蘭村長輩的就醫習慣。
都蘭村所在的東河鄉老年人口比例達22.3%,已為超高齡社區,交通不便,醫療、照護資源難以到達。在地居民顏世偉表示,家中長輩因為不良於行,每次就醫都是大工程,一旦身體狀況不適,必須花約40分鐘車程才能到市區醫院。
社區中的病患相當多元,不只有失智,還有脊髓損傷,疾病的複雜度不輸雙北。要照顧這麼多行動不便的患者,就需要更多專業、更多人才願意投入,以及更多的在宅醫療支援診所。
余尚儒認為,台灣的每個社區都需要在宅支援診所,不只是醫療,而是橫跨醫療與長照,支援照顧和生活,陪社區民眾終老,「這不是統計上的數字,而是人民的需要。」
目前都蘭診所有醫師、護理師、社工、行政等共5人,除了診所門診、巡迴醫療外,也共同照顧39位居家個案,成立不到一年,已經支援8位病人在宅善終。
然而,偏鄉專業人力仍嚴重不足。都蘭診所發揮全國知名度,邀請不同的專業人士「度假支援」,未來也希望以都蘭村為基地,放射到附近的村落,將整個村莊打造成可供多專業人員教學、實習、提供服務,融合醫療與長照的場域。
以在宅醫療為起點,實踐守望相助的共生社區
陳副總統肯定都蘭診所的成果,「從cure到care,我們不要cure而已,而是要care,we care everyone。」陳副總統期待都蘭診所的模式,能成為全台灣、甚至其他進入高齡社會國家學習的典範,診所除了醫療,也可以提供社區更多的照顧。
陳時中部長表示:「都蘭診所是精神跟希望。」在都蘭診所看到了人的價值,落實身心靈的照顧,也提升在地照顧的水準。
都蘭診所不只看病、往診,更以在宅醫療作為起點,與居民一起打造共生社區。診所特別邀請曾擔任台南市社區大學理事長的陳建明老師,進駐都蘭村協助推動社區營造,承租附近閒置的鐵皮屋,取名「都蘭小客廳」,作為與社區連結的臍帶。
小客廳每天都有長輩帶領的志工團輪班開門,歡迎社區居民有閒來開講,共同守望相助。小客廳不時還會舉辦社區健康活動,如足部護理課程,邀請長輩與照顧者、移工看護一起前來,由診所護理師教導如何照顧長輩的腳。不久的將來,小客廳也將成立二手屋,希望居民珍惜手邊資源,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讓孩子與居民理解物品的生命與價值。
除了注重醫療品質,平時的健康也與飲食息息相關,都蘭診所希望從源頭改善居民的飲食習慣。因此,余尚儒、社區媽媽與小客廳志工團發揮共享專業社區(SPC, Shared Profession Community)的精神,成立「都蘭SPC醫食農研究中心」,開始研究自然農法,提倡食農教育,邀請社區孩子踏入田中、親近土地,展開共煮、共食、共農的學習旅程。
共生社會──未來超高齡社會的解方
共生社會,是日本對超高齡社會的期許。日本政府發現,現有的醫療、長照資源,已無法承接不斷攀升的老年人口。面對這個人類從未經歷過的社會,日本認為需要回歸社區、打造共生社會,讓社區居民有意識地彼此互助。
台灣預計2026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都蘭診所期望,在宅醫療可做為社區營造的重要一環,即使社區居民來自多元的文化、族群等背景,也能攜手織起保護網、打造共生社會,共同解決社區的照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