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媜:老是需要學習的,在宅醫療將脆弱的人際虛線重新連結
文/趙敏 攝影/黃脩涵
「我們的一生花很長的時間與心力處理『生』的問題,卻只有很短的時間處理『老病死』。」作家簡媜於《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一書開啟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對於台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醫療與長照、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化等,寫下種種觀察。
身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2019宜蘭年會「在宅名人講堂」講者,頂著一頭銀閃閃短髮的簡媜今日現身於學會辦公室,與學會夥伴暢談老後的想像,以及年會預計分享精彩內容。
在宅醫療串聯在地資源,推動新型態的社區營造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祕書長張凱評首先簡介學會和在社區推動在宅醫療的經驗。學會從2017年創立至今,致力在全台各地推廣在宅沙龍、參與政府政策規劃與修訂、赴日考察和轉譯相關知識等,並逐步建立本土在宅醫療模式。
實際從事在宅醫療方面,張凱評與醫療團隊接洽社區里長、意見領袖、當地教會來連結社區居民,讓醫療與個案、家屬的生活結合,促成不同職種合作、串聯在地資源,以提供全人的照護,可說是新一波的社區營造。
聽完簡報,簡媜肯定在宅醫療的推廣是「走在時代前端、天使在做的事」。她形容,進入都會社群,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處於脆弱的虛線狀態,不如以往農業社會盤根錯節、蜘蛛網式密集的網絡;如果在宅醫療理念順利實施,便能將虛線實線化、彼此連結,是很了不起的志業。
老是需要學習的,身心皆需重新調適
從中年即將邁入老年,並經歷照顧公公、阿嬤的經驗與親友的死別,在有生之年關注「老病死」,簡媜有其獨到的見解。
「老年是人生當中全新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重新學習。」這樣的歸零包含如何控制逐漸老邁的身軀及心態的調適。簡媜說,生病和身體衰老使老年變得複雜,有些人甚至如同返回嬰幼兒階段,原本可以啃甘蔗,變成只能吃流質,「對於一個經歷過人生大風大浪的人來說,生活全部崩解,必須重新一點一滴建立。」
簡媜認為,傳統強調敬老尊賢、人倫觀念,以前的長者幾乎被服務得很好,較不用學習「老」這門課題;但是現在社會型態改變,一個人年老、生病了,甚至面臨死亡,家人應該要陪著他共同學習。假如心態沒有調整,且戰且走,家族成員很容易就撕破臉,進而演變成家庭裂解。
至於該怎麼學習老?簡媜觀察,有些家庭仍在意傳統禁忌,使得在家終老、在家嚥下最後一口氣變得困難。不過現今愈來愈多家屬與長輩可接受談生死議題,例如生病時希望選擇什麼樣的醫療照顧、後事怎麼處理,如果有設計師可針對在宅終老與居家安寧提供SOP,便有助於民眾更認識老病死。
使用共通語言,促進醫病溝通
在與學會交流過程中,簡媜不忘發揮作家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提問。像是在宅醫療只服務長輩嗎?剛創立的年輕學會經費與資源從哪裡來?怎麼推廣理念,讓更多有照護需求的民眾知道?專業醫事人員如何找到與一般民眾溝通的共同語言?
簡媜舉例,當進到家裡,受過高等教育的醫師們擅長論述,然而,有些勞動階級或不同性別所使用的語言可能不同,溝通上易產生誤解。此外,應如何告知病患和家屬難以啟齒的話題,例如為何要安排這些治療、何時應該放下等,對於醫療、照護人員也是一大挑戰。
近年在南澳做社區醫療服務的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盧進德有感而發,希望透過簡媜的演講,帶給第一線從業人員更多啟發。「我是感染科醫師,以前只關心發燒、細菌,沒想到老人家用藥與細菌息息相關,投入社區後,感受很大。」
羅東博愛醫院社區醫學部高專許文齡也呼應簡媜的見解,有時醫事人員確實會思考為何病人不願配合,可能是因病人還沒學習跟老共處,而以專業服務為優先的醫事人員,也反方向認為病人應該配合治療,彼此之間難達到共識。
關於老病死,簡媜於書中與現場交流,都給了深切的提醒和建議,包含如果終極目標是在家終老,居家空間應如何改造、公部門的宣傳是否能走得更前面一些、在宅醫療推廣應打破同溫層,走入真正有需求的人家中。
2019宜蘭年會,簡媜的演講將緊扣年會主題「好山、好水、好終老──建立精準的在宅醫療照護」,聚焦於在宅終老與居家安寧,以作家、照顧者、觀察者的視角出發,提供多職種長照領域專業人員從生活角度看待照護與支援,誠摯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共襄盛舉。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2019宜蘭年會暨國際研討會】參加資訊
➤主辦單位: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羅東博愛醫院、宜蘭縣醫師公會
➤2019宜蘭年會官網(含大會議程等參加資訊)
➤報名費用及連結
◎一般報名:1800元(2018/12/31前報名者,享有早鳥優惠價1200元)報名連結
◎指導單位/主辦單位:1200元 會員(指導/主辦單位)報名連結